重庆气候养生地评价标准
华体app登录入口:2022-10-17前 言
本标准按照GB/T 1.1-2009的规则起草。
本标准由华体app登录入口提出并归口。
本标准起草单位:重庆市气候中心、重庆市气象学会、华体app登录入口。
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胡祖恒、张天宇、雷婷、张芬、王勇、李永华、黄慧、段娇、向鸣。
重庆气候养生地评价标准
1 范围
本标准规定了重庆气候养生地相关的术语和定义、指标与评价方法。
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气候养生地的评价。
2 规范性引用文件
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。
GB/T 27963-2011 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
HJ 633-2012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(AQI)技术规定
QX/T 380-2017 空气负(氧)离子浓度等级
LY/T 2004-2012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
HJ 2.3-201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
3 术语和定义
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。
3.1
气候养生地 climatotherapy resort
具有适宜或利于开展养生的气候条件和相对完善的休闲度假设施,能够满足游客气候养生需求的特定地域。
3.2
温湿指数 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
描述人体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综合感受的指数。
[GB/T 27963-2011,定义2.7]
3.3
空气质量指数 air quality index (AQI)
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。
[HJ 633-2012,定义3.1]
3.4
空气负氧离子浓度 air negative (oxygen) ion concentration
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离子迁移率大于或等于0.4cm2/(V·s)的离子数目。
[QX/T 380-2017,定义2.2]
3.5
森林覆盖率 cover rate of forest
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森林面积与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。森林面积,包括郁闭度0.2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、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、农田林网以及村旁、路旁、水旁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。
[LY/T 2004-2012,定义附录A.1]
3.6
地表水surface water
存在于陆地表面的河流(江河、运河及渠道)、湖泊、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入海河口和近岸海域。
[HJ 2.3-2018,定义3.1]
4 基本要求
4.1 交通可进入性良好,有三级及以上公路通达;配有停车场,规模能满足游客接待需求。
4.2 住宿接待设施宜有多种类型,能提供酒店或具有地方特色的住宿点,数量能够满足游客接待需求。
4.3 能提供绿色食品,餐饮服务设施规模与游客数量相适应。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,配备专兼职医务人员,配有常规药品和急救药品。
4.4 实现移动通讯信号的重点区域覆盖。
5 评价指标
由温湿指数位于舒适区间的多年平均值、空气质量指数(AQI)优良天数、空气负氧离子浓度、森林覆盖率以及地表水环境Ⅰ-Ⅲ类达标率5项评价指标组成,分为2项强制性指标和3项参考性指标。在满足2项强制性指标的基础上,同时满足至少2项参考性指标,可评定为重庆气候养生地(表1)。
表1 重庆气候养生地评价表
评价指标 | 达标条件 | 指标类型 |
温湿指数位于舒适区间的多年平均值(天) | ≥155 | 强制性指标 |
空气质量指数(AQI)优良天数(天/年) | ≥300 | 强制性指标 |
空气负氧离子浓度(个/cm3) | ≥1000 | 参考性指标 |
森林覆盖率(%) | ≥60 | 参考性指标 |
地表水环境Ⅰ-Ⅲ类达标率(%) | ≥95 | 参考性指标 |
参考文献
[1] T/CMSA 0002-2017 天然氧吧评价指标
[2] T/CMSA 0008-2018 养生气候类型划分
[3] DB50/T 314-2009 重庆市乡村旅游示范区评定标准
[4] DB50/T 767-2017 全域旅游示范镇(乡)评定要求
[5] DB50/T 846-2017 果蔬采摘基地旅游服务规范
[6] DB50/T 847-2017 乡村旅游农家特色业态指南